近年來,由于全國各類質量、安全問題頻頻出現,產品質量、安全方面的實驗室檢測也顯得越來越重要。但是,筆者日前在對遼寧省朝陽市的調查中發現,當地存在實驗室建設重復投入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,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。
檢測項目重復
設備大量閑置
實驗室設備雷同,重復建設。以遼寧省朝陽市為例,市一級的實驗室有: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、糧油檢測站、畜產品安全監察所、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、環境監測站、藥品檢驗所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。縣(區)級的實驗室有:5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、7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、5家畜產品安全監察所、5家環境監測站、5家農產品質量檢測站等,另外還有幾個學校的實驗室、微生物研究院等實驗室。這些實驗室主要從事化學、微生物、農藥、獸藥等方面檢測,雖然有一些專業差異,但主要的檢測項目相差不大,使用的主要儀器設備相同或相似,對檢測人員的要求也基本相同。
資源分散和弱化導致實驗室低水平。這些實驗室,基本都歸屬于公益性事業單位,涉及面廣,主要靠國家和政府投入來維持運轉,功能齊全、設備*的實驗室幾乎沒有,造成“數量眾多、素質不高”的格局,強者不強,弱者不弱,整體效率低下。這么多實驗室卻因涉及使用液相色譜-質譜和氣相色譜質譜的儀器設備沒有配備或配備產生運轉費用問題,不能檢測食品中的塑化劑、激素及部分獸藥和農藥殘留。有的實驗室,活多人少,但受制于事業編制限制,只好聘用大量臨時工,為實驗室檢測的準確性帶來隱患;有的實驗室則人多活少,人浮于事,造成巨大浪費。
部分實驗室儀器設備和材料浪費嚴重。實驗室為了資質認定評審、各種質控、能力驗證等活動及檢測的需要,都要配備大量的化學試劑、標準物質等有毒有害物質,而這些化學試劑、標準物質都有一定保質期限,過了保質期限,只能扔掉,造成的環境污染不可估量。另外,大部分實驗室儀器設備存在閑置現象,有的實驗室設備進來五六年,幾乎一次沒用。
整合資源
避免實驗室重復建設
為此建議,應對現有實驗室進行資源整合,避免建設的盲目和重復投入,實現資源優化利用。首先,要打破部門、區域、行業和學科界限,突破資源分散、封閉和壟斷的狀況,優化整合區域性實驗室資源,一個中等發達的地級市,建成3-5家設備*、配套齊全、準確性和效率高的實驗室,或者按專業部門,取消縣級實驗室,集中優勢資源到市級實驗室,提高儀器設備和人員的利用率。其次,要搭建實驗室的信息平臺,為多部門實現實驗室信息、數據共享提供基礎,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,開展交流、合作,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,建設檢測中心群,從情報、技術、標準、人力資源等方面提高層次。